在离天空最近的地方读懂坚持 | 一个00后眼中的奋斗真谛
2025-05-01

四月的西藏,寒风刺骨,高原的空气稀薄得让人喘不过气。作为一名00后,我有幸前往久吾高科的西藏扎布耶盐湖提锂项目拍摄项目素材,亲身体验了项目一线的工作环境。这次短暂的旅程,不仅让我震撼于高原的壮美,更让我深刻感受到那些常年坚守在这里的同事们的艰辛与伟大。

在五一劳动节来临之际,我想通过自己的所见所闻,向所有辛勤付出的劳动者们致敬。


高原征途,丈量极限海拔


4月20日,我从南京出发,经重庆转机抵达拉萨贡嘎机场。刚下飞机,轻微的高原反应便袭来,走几步就气喘吁吁。晚上入住酒店后,高反加剧,头痛难忍,智能手表显示血氧低至75%。无奈之下,我只能靠吸氧气瓶缓解,这是我在拉萨的第一晚。


图片


为了适应高海拔环境,我在拉萨休整了两天后,西藏区域管理中心副总经理彭跃峰驱车带我前往扎布耶项目,全程12小时。我们从海拔3600米的拉萨出发,翻越海拔5566米的桑木拉大坂,穿越数十公里碎石遍地的无人区,终于在晚上十点抵达扎布耶项目现场。


图片


扎布耶项目是年产100吨氢氧化锂的中试科研项目,旨在探索盐湖卤水提锂工艺,验证制备电池级单水氢氧化锂的技术可行性,从而为后续万吨级氢氧化锂工业化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和设计提供技术支撑。


艰苦坚守,铸就无声丰碑


到达项目现场下车后,四周一片漆黑,伸手不见五指。小心翼翼地跨过一道大沟,便能看到一排白色的板房,这便是我们在扎布耶项目的住宿地,这也即将是我人生中第一次住板房。


图片


推门进去,板房随着脚步微微晃动,地板吱吱作响。打开灯,这个不到10平的小屋显得格外简陋:靠墙是一张上下铺铁床,对面一张桌子、一把椅子,地上摆着3罐氧气瓶和杂物。屋里很冷,电热毯和暖风机是仅有的保暖设备。彭总帮我把氧气瓶挪到床边,叮嘱道:“高反难受就吸点氧睡。”

图片


他还笑着说,这间板房可不一般,公司高管来扎布耶时也住在这儿,盖着同样的被子,用着同样的暖风机,和我们过着一样的日子。我愣了一下,想象高管挤在这小屋里的场景,心头涌起一股暖流——从高管到员工,所有人都在一线并肩拼搏。


图片


我问起生活条件,彭总说,这里没有洗澡的地方,外面旱厕是唯一的卫生设施。没有自来水,饮水靠桶装矿泉水,吃饭多是自己烧点简单的饭菜,或直接泡方便面。相比4月的南京,玄武湖边杨柳依依,街头小吃摊热气腾腾,家里热水一开就能洗澡,水龙头一拧就有自来水,这里的生活却如此简陋,基本需求都成了挑战。


图片


简单洗漱后,我准备休息。盖着两层被子,冷气还是往骨头里钻,我蜷缩着身子尽量取暖。一翻身,铁床吱吱呀呀,整个板房晃动,稍大点动作就能把自己晃醒。想和家人视频报平安,却发现手机没信号。四周安静得只有暖风机的低鸣,奔波一天,我很快睡去。夜里因高反多次惊醒,心跳加速,头痛欲裂,只能吸着氧气入睡。这是我第一次在项目过夜,辗转反侧,满心感慨。


图片


第二天清晨推开房门,盐湖、雪山与笔直道路构成的纯净画卷震撼人心。这里没有南京4月街头的车水马龙、紫金山下的鸟语花香,只有深蓝无边的天空、连绵的山峦和壮观的盐湖,安静得让人感觉自己很渺小。想到一线员工长期生活于此,孤独感油然而生。南京的周末,大家可以逛商场、看电影,或约三五好友聚餐,而这里没有娱乐设施,生活单调得像一幅静止的画。


图片


彭总带我去拍摄项目现场。从板房到车间路不远,我却走得气喘吁吁。海拔4500米,氧含量低,几步就得停下喘气。白天气温低至-8℃,尽管裹着羽绒服,寒风刮在手上仍刺骨地疼。南京的4月,春风和煦,市民穿薄外套街头漫步,地铁公交四通八达,而这里没有公共交通,连走路都费力。买东西更麻烦,最近的商店在乡里,需开车前往,生活用品得提前备好。


图片


扎布耶项目条件艰苦,狭小板房只有基本用品,项目运行时运维人员往往四人挤一间,面对缺氧和高反的恶劣环境。我走几步就喘不上气,而一线员工却要在这里安装设备,付出的艰辛难以想象。相比于在公司办公,冷了可以开空调,而这里的同事却在极寒中坚守,保暖靠着暖风机和电热毯,生活与工作的每一刻都充满挑战。


图片


其实在我出发之前,并没有想到项目现场的条件是如此的艰苦,大家都认为,在项目上工作,就是克服高反就行了,但实际并不是这样,在这里工作的每一位同事,他们不仅要克服生活,饮食,出行方方面面的困难,还要面对极端的自然环境,还要克服孤独和远离家人的思念之情。他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坚韧不拔的奋斗者精神。即便是在如此恶劣的条件下,依然保持着对工作的热情和责任心,确保项目的每一个环节都能顺利进行。


致敬劳动者:平凡中的伟大坚守


在西藏,每一次出行都是与自然的较量,每一个项目凝聚无数劳动者付出。项目一线员工的坚韧,保障项目运行,为公司发展贡献力量。放眼全国,久吾高科的成长,也是靠众多奋斗者共同努力。


图片


五一劳动节,向所有项目人、以及所有久吾高科的员工致敬!你们的拼搏与坚守,助力企业在科技创新与高质量发展道路上勇毅前行。愿你们继续书写劳动者的辉煌篇章!